對桁架鋼筋疊合樓蓋技術的再認識.pdf
- word版文件下載:
-
特別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過人工智能從pdf轉換成的word版本,正確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過訓練繼續提高準確率),排版恢復的也并不完全準確,沒有進行任何人工校對,VIP會員直接免費下載即可,普通會員無法通過點數下載,算是給VIP的活動。
特別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錯誤較多,只能參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別下載了找我們說word內容有問題,這是送給VIP會員的。
- 文檔部分內容預覽:
10年來,國內裝配式建筑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現澆結構規范對技術思想的束縛,造成大多數工程師對鋼筋桁架疊合樓板的技術認識不清,沒有發揮出該產品的技術優勢。
這些問題,也體現在規范和標準、圖集之中,本文是從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構件生產、施工安裝、質量驗收、技術經濟性多個維度,對比國內外做法的不同,直擊市場痛點,通過專業的分析對比,提出了自己的技術觀點和看法,供廣大科研和從業者參考。
3、預制桁架鋼筋疊合底板安裝前出現裂紋,能否繼續
尺寸偏差的檢驗要求,對于構件的質量缺陷中,開并沒有規定撓度變形 和裂縫寬度的要求,只對持久狀態的裂縫寬度進行驗算,這是因為預 制疊合構件只是中間半成品,這樣規定是比較合理的。 從國內多數施工現場疊合樓板的裂紋情況看,裂紋(注意是“裂 紋”而不是“裂縫”)多呈現不規則形狀,類似于“龜裂”,這種裂 紋的分布特點是多數靠近在鋼筋位置(鋼筋和混凝土在溫差變化下: 存在細微的伸縮差,應力和應變集中導致開裂),且板塊中間多,四 周相對較少,這類裂紋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干縮和溫度漲縮造成的, 般分布較廣且紋路很細,在干燥狀態難以辨認,但在淋水狀態下會形 成滲水,在板底很容易觀察到。 以下是本人2010年所做的裝配式建筑的試驗樣板房施工過程照 片,樓面和屋面的疊合樓板均采用密拼板縫型式,過程中才發現大部 分預制疊合底板存在裂紋,施工后對試驗樣板進行了長期觀察。
左圖:淋水前看不見裂紋,拼縫處透光
從以上照片可以看出,10mm的拼縫部位在施工前明顯透光,施 工過程也會有水泥砂漿滲漏,但是施工完成后拼縫已經基本密實,疊 合底板裂紋已經滲水顯露。 該部位為屋面板,樓板上表面未作防水處理并自然暴露,經過
18個月的觀察,未見任何滲漏。經過分析發現:對于疊合樓蓋,在 現澆層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濕混凝土的水泥漿可以滲入預制疊合 底板的裂紋中,不斷地填充裂紋縫隙,直至填滿為止,如果施工過程 中在板底進行觀察,可以發現裂紋的滲水逐漸成渾濁的乳白色,甚至 出現水泥的灰色,在混凝土初凝后才基本停止滲漏,此時混凝土漿液 開始在裂紋中不斷結晶硬化,填補了所有的空隙,使得裂紋自行愈合。 在混凝土完全硬化后,樓板下表面裂紋處甚至可以清晰看到漿液的結 晶體(一般呈灰白色),混凝土裂縫的出現自愈合的現象,裂縫愈合 后的混凝土不影響承載能力,且抗滲性能方面優于全厚度整澆的樓板 從長期使用情況看,后期開裂的風險大大降低,主要是由于預制底板 為徐變已經完成,縫隙中的結晶體密度較高,因此這類的裂紋為無害 縫隙,不會影響樓板的性能。 如果疊合樓板的板面和板底同時出現可辨識的較長裂縫,往往是 由于吊點設計不合理,或者儲存、運輸、吊裝過程的損傷引起,此時 應對裂縫情況進行分析評估,采取相應的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和使用 化如采取加密板下頂撐縮短支撐間距、并且在裂縫部位增加一層鋼筋 網片(相當于密拼板縫的拼縫鋼筋作用,一般按設計配筋的110%截 面行業分類標準,且長度大于2倍錨固長度)的加固方法,以保證疊合后的樓蓋在 性能上不低于原設計要求。 當疊合板的裂縫出現上下裂通的規則通縫,裂縫寬度大于0.5mm, 且桁架筋上弦桿出現明顯的壓曲變形時,應該進行報廢。在施工過程 中經過淋水顯現的細小裂紋,不會影響工程質量,在涂料粉刷后也不
4、加厚預制桁架鋼筋疊合底板的厚能否起到防止裂紋的作用?
板厚度只有35mm左右,由于預應力的存在,底板一般不會開裂)。 在能夠保證疊合樓板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前提下,盡量減薄疊合樓 板,增加現澆混凝土厚度,可以降低構件成本、方便現場水電管線安 裝,有利于提高樓蓋質量,節約工程造價,因此,在板底配筋設計不 變的前提下,加大底板厚度有害無益。 四、雙向板預制疊合樓蓋設計和施工的技術要點 通過前面的討論,我們認識到采用在疊合樓板上部進行倒角,能 夠加厚拼縫部位的局部現澆層厚度,在桁架鋼筋的約束下,可以使拼 縫鋼筋與底板受力筋實現間接搭接,并傳遞軸向拉壓應力,實現雙向 板的密拼板縫,能夠減薄板厚、簡化生產施工,綜合降低造價成本。 根據雙向樓板的受力特點,在具體的設計、施工過程中還需要掌握以 下要點: 1、疊合樓板上下均需要做倒角,側邊可以不伸出鋼筋,上倒角 不小于20*60,用于增加接縫剛度和防止鋼筋銹蝕;下倒角10*10 拼縫寬度10mm用于調節誤差。 2、拼縫處現澆混凝土的厚度應該大于樓板總厚度的2/3,樓板 在拼縫部位的剩余剛度應不小于總厚度的30%,可以按照雙向板受力 設計。 3、施工時,應保證拼縫部位左右疊合板底面平齊,誤差不大于 3mm 4、拼縫鋼筋數量按照不小于板底受力筋截面積的110%,并附加 兩根6的通長分布鋼筋。
5、拼縫鋼筋穿過桁架鋼筋后應滿足搭接長度。 五、如何減少預制疊合底板裂紋的產生? 非預應力的預制桁架鋼筋疊合樓板的裂縫主要是由于干縮和溫 度變化,以及儲存、運輸、吊裝不當引起,因此應該從如下方面治理 1、加強養護。構件脫模后,無論是否達到設計強度,在堆場應該灑 水養護不小于7天,防止混凝土過早失水十縮產生裂紋。 2、適當的遮蔭減小溫差。有條件應該盡量在室內儲放構件,在室外 儲存碼放時,最上層應該采取遮陰措施,防止溫差過大產生裂紋。 3、構件按照設計的吊點位置進行碼放。構件吊點應該有明顯標識, 碼放的支點應該與設計的吊點位置相對應,且上下各層的支點應該對 齊,防止次應力過大開裂損壞。 4、運輸時,應該綁扎牢靠,防止顛簸損壞。 5、安裝時,嚴格按照吊點位置,現場頂撐間距應符合規范和設計要 求,安裝時應采用手動葫蘆緩慢下落。 6、現澆混凝土前,應該充分淋水陰濕,防止現澆混凝土在結合面快 速失水,導致水泥漿不能填充裂紋,無法形成自愈合,要在表面無積 水的情況下澆筑混凝土,以保證配合比的準確。 六、結論 1、只要對桁架鋼筋疊合樓板的構件設計稍作改進,上部側邊做 出倒角,保證拼縫處現澆混凝土厚度大于樓板總厚度的2/3,在較薄 板厚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密拼板縫的方式實現雙向板。 2、拼縫兩側板厚范圍內布置桁架鋼筋,拼縫鋼筋穿過第一排桁
架的長度滿足一定要求,可以使拼縫鋼筋與受力鋼筋實現間接搭接傳 遞拉應力。 3、采用密拼板縫的方式進行雙向疊合樓蓋設計,疊合樓板不需 要伸出鋼筋,可以大幅度節省構件生產和安裝成本,能夠施工費用降 氏50%左右,并加快施工進度。 4、密拼板縫宜采用下部倒角,并采用聚合物防裂砂漿分兩次勾 縫和找平,以方便調節施工誤差和防止板底開裂。 5、預制疊合底板在淋水后出現裂紋滲水現象,不影響正常使用, 在采取閉水試驗合格的情況下,可以止常驗收。如果閉水試驗不合格, 應該在上表面采取防水措施。 (作者單位:深圳市現代營造科技有限公司,谷明旺)
....-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