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ce62c"><center id="ce62c"></center></blockquote>
  • <bdo id="ce62c"><center id="ce62c"></center></bdo>
  •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應用與分析GB50011-2010 朱炳寅-.pdf

    •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應用與分析GB50011-2010  朱炳寅-.pdf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0.9 M
    • 下載速度:極速
    • 文件評級
    • 更新時間:2022-01-27
    • 發 布 人: 松310
    • 原始文件下載:
    • 原始文件是會員上傳的無錯版,推薦下載這個版本

    • 注冊結構師,pdf格式,下載需要20積分
    • 立即下載

    • word版文件下載:
    • 特別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過人工智能從pdf轉換成的word版本,正確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過訓練繼續提高準確率),排版恢復的也并不完全準確,沒有進行任何人工校對,VIP會員直接免費下載即可,普通會員無法通過點數下載,算是給VIP的活動。

      特別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錯誤較多,只能參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別下載了找我們說word內容有問題,這是送給VIP會員的。

    • 文檔部分內容預覽:
    • 抗震規范逐條的詳細分析,值得一看

      6.7簡體結構抗篩設計要求

      7.3多層磚砌體房屋抗構造措施

      鍍鋅板標準7.4多層砌塊房屋抗震構造措施

      第7.4.1 第7.4.2條 第 7. 4. 3 條

      8.3鋼框架結構抗袋構造措放

      9.1單層鋼筋混凝土柱廠房

      說明: 1.本章規定了抗震設計的基本原則。 2.基本抗震設防目標是編制《抗震規范》以及進行實際工程抗震設計所依據的技術 準則,現階段抗震設防的“三水準設防自標”和為實現這一目標所采取的“兩階段設計步 驟”是結構抗震設計的基本要求?拐鹦阅茉O計采用比基本抗震目標更具體或更高的抗震 設防目標,對特殊建筑結構、重要的結構部位或構件應采用抗震性能化設計方法。

      1.0.1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建筑工程、防震減災的法律法規并實行以預防為主的方針,使 建筑經抗震設防后,減輕建筑的地震破壞,避免人員傷亡,減少經濟損失,制定本規范。 按本規范進行抗震設計的建筑,其基本抗震設防目標是:當遭受低于本地區抗震設防 烈度的多遇地震影響時,主體結構不受損壞或不需修理可繼續使用;當遭受相當于本地區 抗震設防烈度的設防地震影響時,可能發生損壞,但經一般性修理仍可繼續使用;當遭受 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響時,不致倒塌或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使用 功能或其他方面有專門要求的建筑,當采用抗震性能化設計時,具有更具體或更高的抗震 設防自標。 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 1.基本設防目標就是所有進行抗震設計的建筑都必須實現的目標,可概括為“三水 生的設險日壇”

      1.基本設防目標就是所有進行抗震設計的建筑都必須實現的目標,可概括為“三水 雅的設防目標”。 第一水準一一當建筑遭受低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響時,一般不受損壞 或不需修理可繼續使用。 第二水準一一當建筑遭受相當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影響時,可能損壞,經 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使用。 第三水準一一當建筑遭受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預估的罕遇地震影響時,不致倒塌或 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 三水準設防目標的通俗說法為:小震不壞、基本地震(設防烈度地震)可修、大震 不倒。

      三水準的地爆作用及不同超越概率(或重現期

      4.對具有特殊要求(指使用要求或其他專門要求等)的建筑、特別不規則的建筑或 超限建筑結構,來用性能化設計時,應具有比“三水準”更高的設防目標。 5.《抗震規范》的三水準設防目標,有明確的概率指標,是著眼于結構抗震安全性的 性能目標。

      三、結構設計的相關問題

      抗震設防是建立在現有地震科學水平和經濟條件基礎上的,制定規范的依據是現有經 驗和資料(對地震基本烈度的確定,就如同對抗浮設計水位的預測一樣,但其準確性比對 抗浮設計水位的預測更低)。到目前為止,人類對地震的預測及研究還遠未達到能稱之為 科學(只能稱之為藝術)的水平,F有的“中國地震區劃圖”及相應的地震基本烈度表具 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基本烈度較低的地區常發生強烈地震及特大地震,汶川地震、玉樹 地震等就是很好的說明。

      仍然很低(地震作用效應較。,但與不設防時相比有實質性的提高(采取相應的抗震措 施后,房屋的變形能力即延性有很大的提高)。 3.抗震設計包括抗震計算和抗震措施兩部分內容,對規范規定的特殊建筑,也可只 采取抗震措施(可不進行地震作用計算)。

      1.0.3本規范適用抗震設防烈度為6、7、8和9度地區建筑工程的抗震設計以及隔震、 消能減震設計。建筑的抗震性能化設計,可采用本規范規定的基本方法。 抗震設防烈度大于9度地區的建筑及行業有特殊要求的工業建筑,其抗震設計應按有 關專門規定執行。 注:本規范“6度、7度、8度、9度”即“抗設防烈度為6度、7度、8度、9度”的簡稱。 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 1.《抗震規范》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為6、7、8和9度地區建筑工程的抗震設計。 2.《抗震規范》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為6、7、8和9度地區建筑工程的隔震、消能減 震設計。 3.建筑的抗震性能化設計,可采用《抗震規范》規定的基本方法,應根據工程的具 體情況,對抗震性能目標及結構措施進行細化完善,并進行相應的審查。 4.抗震設防烈度大于9度地區的建筑(民用建筑工程及工業建筑工程),其抗震設計 應按有關專門規定執行?蓤绦校89)建抗字第426號《地震基本烈度X度區建筑抗震設 防暫行規定》。 5.抗震設防烈度為6、7、8和9度地區的工業建筑,應區別對待: 1)因生產工藝對結構設計有特殊要求的工業建筑,其抗震設計應按有關專門規定執行。 2)對結構設計沒有特殊要求的一般工業建筑,可按《抗震規范》進行抗震設計。 三、結構設計建議 1.《抗震規范》有其相應的適用范圍,對抗震設防烈度大于9度地區的建筑、有特殊 工藝要求的工業建筑等,應仔細研究并執行其他相關規范。 2.建筑工程的隔震設計,雖不完全屬于“抗震”的范圍,但隔震后建筑仍應滿足抗 震設計的相關要求,因此,隔震與抗震密不可分。 四、相關索引 1.抗震性能設計的基本方法見《抗震規范》第3.10節及其附錄M。 2.隔震設計要求見《抗震規范》第12章。

      1.0.4抗震設防烈度必須按國家規定的權限審批、頒發的文件(圖件)確定。

      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 本條為強制性條文,目的在于規范抗震設防烈度的確定過程,涉及的是結 的依據性文件,一般情況下與結構的抗震設計本身關系不大。

      1總則第1.0.5條一、規范的規定1.0.5一般情況下,建筑的抗震設防烈度應采用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確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本規范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對應的烈度值)。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明確了建筑的抗震設防烈度應根據《抗震規范》附錄A確定。三、結構設計的相關問題1.2001版《抗震規范》在確定抗震設防烈度時,實行“雙軌制”,即一般情況下采用《抗震規范》規定的設防烈度,在一定條件下,可由“地震小區劃”確定,即可采用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規定的權限批準發布的,供設計來用的抗震設防區劃的地震動參數(如地面運動加速度峰值、反應譜值、地震影響系數曲線和地震加速度時程曲線等)。2.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當“地震小區劃”參數低于《抗震規范》規定時,常被要求按“地震小區劃”參數進行結構抗震設計!犊拐鹨幏丁返谋緱l規定明確了“地震小區劃”不再作為確定抗震設防烈度的依據。四、結構設計建議應區分“地震小區劃”與地震安全性評價的關系。第1.0.6條一、規范的規定1.0.6建筑的抗震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要求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抗震規范》只對結構(含非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作出了規定,而抗震設計只是結構設計的一部分,抗震設計以外的內容,應執行國家現行相關規范的規定。三、結構設計的相關問題結構設計中,經常會被問及是否《抗震規范》沒有規定的內容就可以不驗算等。其實結構的抗震設計只是結構設計的一部分,抗震設計的建筑也要考慮非地震組合,也要執行如《荷載規范》、《混凝土規范》和《高規》等現行國家規范。7

      2術語和符號說明:正確理解規范中關鍵術語的概念對理解和正確應用規范十分重要。在本章中規范還特別強調了抗震概念設計的問題。2.1術語要點:《抗震規范》強調了建筑抗震概念設計,明確了抗震措施和抗震構造措施的區別?拐饦嬙齑胧┲皇强拐鸫胧┑慕M成部分之一。同一工程抗震措施和抗震構造措施的抗震等級可以不同。第2.1.1條一、規范的規定2.1.1抗震設防烈度seismicprecautionaryintensity按國家規定權限批準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依據的地震烈度。一般情況,取50年內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對于某一特定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是該地區抗震設防的依據,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確定,不能隨意提高或降低(尤其不能隨意降低)。三、結構設計建議1.抗震設防烈度可按《抗震規范》附錄A確定。2.注意抗震設防烈度與抗震設防標準的關系(見第2.1.2條)。四、相關索引1.關于抗震設防烈度的其他規定見《抗震規范》第1.0.4條、第1.0.5條和第3.2.4條。2.抗震設防標準見《抗震規范》第2.1.2條。第2.1.2條一、規范的規定2.1.2抗震設防標準seismicprecautionarycriterion衡量抗震設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設防烈度或設計地震動參數及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確定。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1.對于某一特定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是一定的,但該地區建筑的使用功能、規模及8

      三、結構設計的相關問題

      2術語和符號2)結構抗震設計基本情況:工程屬于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要求地震時不損壞信息系統和重要設備)的重要建筑。根據設計任務書(經有關部門批準)要求,本工程為乙類建筑,場地類別Ⅲ類。其中災備中心應按設防烈度9度(0.4g)設計。3)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2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4)本工程的抗震設防標準:依據設計任務書要求,災備中心按9度(按丙類建筑設計。注意此處考慮按9度進行抗震設計后,地震作用已有很大的提高,故不再要求按乙類建筑設計)要求進行抗震設計,其中的9度要求,應理解為抗震設防標準的提高(地震作用及抗震措施從8度提高至9度,而不是對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提高)。本工程的其他區段按8度乙類建筑設計。五、相關索引1.建筑抗震設防類別見《抗震規范》第3.1.1條。2.建筑的場地類別見《抗震規范》第4.1.6條。3.建筑的場地類別對抗震設防標準的影響見《抗震規范》第3.3.2條和第3.3.3條。第2.1.3條一、規范的規定:2.1.3地震動參數區劃圖seismicgroundmotionparameterzonationmap以地震動參數(以加速度表示地震作用強弱程度)為指標,將全國劃分為不同抗震設防要求區域的圖件。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1.規范明確說明地震動參數是以加速度作為主要指標來表示地震作用的強弱程度。但地震作用不僅有加速度的作用,還包括地震動的速度和位移的作用等。2.當結構的基本周期位于設計反應譜的加速度控制段時(如對于基本周期不大于3.5s的結構),地震作用主要受加速度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可采用基于加速度反應譜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3.當結構的基本周期位于設計反應譜的速度(或位移)控制段時(如對于T>5T的長周期結構,地震動態作用中的地面運動速度和位移往往對結構具有更大的影響),基于加速度反應譜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無法對此作出準確估計(出于安全考慮,在結構設計中采用樓層最小地震剪力控制),必要時也可采用基于位移(或速度)反應譜(由地面加速度反應譜得到)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或時程分析法計算。三、相關索引《抗震規范》的相關規定見其第5.2.5條。第2.1.4條一、規范的規定2.1.4地震作用earthquakeaction由地震動引起的結構動態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豎向地震作用。10

      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 1.地震引起的地震動是建筑物承受地震作用的根源。地震時地震波使地面發生強烈 振動,導致地面上原來靜止的建筑物發生強迫振動。 2.地震作用是由于地面運動引起結構反應而產生的慣性力,其作用點在結構的質量 中心。地震作用是一種動態的間接作用過程,地震作用的大小與地震強弱、震源的遠近、 場地特性、建筑物的自身特點(如:質量及剛度的分布情況、結構的規則性情況)等多種 因素密切相關。 3.地震對結構的作用(與結構的剛度有關)與荷載對結構的影響(與結構的剛度無 關不同。

      巨、結構設計的相關問題

      值加速度可降低17%27%,豎向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可降低7%~18%。 6.對于基礎坐落在基巖上的高層建筑,覆土層對地震波的放大作用很小,可按基巖 波設計,并留有適當的余地

      2.1.5設計地震動參

      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規定:“地震動參數”是“以加速度表示地震作用強 度”。 三、相關索引 1.關于地震動參數的選取和利用,見《抗震規范》第5.1.2條。 2.關于地震動參數區劃圖,見《抗震規范》第2.1.3條。

      2.1.6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

      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 設計基本加速度為結構抗震設計的依據,按《抗震規范》附錄A取值或依據地震安 全性評價報告確定。

      2.1.7設計特征周期

      抗震設計用的地震影響系數曲線中,反映地震震級、震中距和場地類別等因素的下降 段起始點對應的周期值,簡稱特征周期。 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 1.特征周期是結構抗震設計計算中,反映地震能量、傳播規律及場地特性的綜合 指標。 2.特征周期是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的簡稱,又可簡稱為設計特征周期, 三、結構設計的相關問題 場地特征周期,對地震作用計算影響很大,結構設計中應特別注意對位于場地類別分

      抗震規范》關于特征周期的其他相關規定,見其第3.2.1條、第4.1.6條 條。

      2.1.8場地site

      工程群體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應譜特征。其范圍相當于廠區、居民小區和自然村或 不小于1.0km?的平面面積。 二、結構設計的相關問題 1.建筑場地指建筑物所在的區域,其范圍大致相當于廠區、居民點和自然村的區域, 一般不應小于0.5km。在城市中,大致為1.0km的范圍,場地在平面和深度方向的尺度 與地震波的波長相當。 2.場地土是指場地區域內自地表向下深度在20m左右范圍內的地基土。表層場地土 的類型與性狀對場地反應的影響比深層土大。 3.建筑場地和場地土是結構抗震設計中的重要概念。相對于建筑物而言,場地是 個較為宏觀的范圍,它反映的是特定區域內巖土對基巖地震波的濾波和放大作用,是研究 場地地面運動的依據,也是研究建筑物抗震設計的基礎。 三、相關索引 《抗震規范》關于場地的具體規定,見其第4.1節。

      第 2. 1. 9 條

      第 2. 1. 9 條

      2.1.9建筑抗震概念設計

      根據地震災害和工程經驗等所形成的基本設計原則和設計思想,進行建筑和結構的總 體布置并確定細部構造的過程。 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 1.抗震設計主要內容 抗震設計主要應包括:概念設計、抗震計算(是對地震作用的定量分析,包括荷載計 算、地震作用計算和抗力計算等)和抗震措施(包括抗震構造措施)。 2.什么是抗震概念設計 抗震概念設計就是把地震及其影響的不確定性和規律性結合起來,設計時應著眼于結 構的總體反應,依據結構破壞機制和破壞過程,靈活運用抗震設計準則,從一開始就全面 合理地把握好結構設計的本質問題(如把握好總體布置、結構體系、承載能力與剛度分 布、結構延性等),顧及關鍵部位的細節,力求消除結構中的薄弱環節(或對關鍵部位制 定明確的抗震性能目標),從根本上保證結構的抗震性能。 3.為什么要進行抗震概念設計 1)實際地震的不可預知性 (1)實際地震的大小是現有科學水平難以準確預估的,雖然在確定烈度區劃圖時盡量 體現了科學性、準確性,但由于可供統計分析的歷史地震資料有限,在一定地區發生超過 設防烈度的地震是完全有可能的。 (2)同一建筑場地的地面運動的不確定性,不同性質的地面運動對建筑的破壞作用也

      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地震理論不完善所采取的彌補措施。 2.地震是對結構抗震設防及設計的最好檢驗,重視工程經驗,重視震害分析,對把 握抗震設計的意義重大。 3.結構抗震設計應重概念輕精度,重視建筑和結構的總體布置,完善結構的細部 構造。 4.結構概念設計不是拒絕進行復雜結構設計,而是要求在處理復雜結構設計時明確: 什么是結構設計的最佳選擇,采用不合理的結構方案或結構布置可能會帶來什么樣的后 果,需要采取哪些補救或加強措施,并對這些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客觀的評價,以 保證結構性能目標的實現,確保房屋安全。結構概念設計不是指手畫腳的空洞說教,而是 具有豐富內涵的實實在在的工作

      除地震作用計算和抗力計算以外的抗震設計內容,包括抗震構造措施。 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 1.“地震作用計算和抗力計算”可理解為“抗震計算”,指《抗震規范》第5章所規 定的計算,不同于結構設計中的上機計算。結構設計中的“上機計算”包括上述“地震作 用計算和抗力計算”及計算程序按規范要求所進行的效應放大和配筋調整等計算內容。 2.在《抗震規范》中有一般規定、計算要點、抗震構造措施、設計要求等,其中的 般股規定及計算要點中的地震作用效應(內力和位移)調整的規定均屬于抗震措施。而設 計要求中的規定包含有抗震措施及抗震構造措施,應對具體規定加以區分。 3.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的抗震措施依據抗震等級確定。 4.砌體結構的抗震措施,依據房屋高度、結構形式、抗震設防標準等確定。 5.其他結構形式房屋的抗震措施,依據結構形式、抗震設防烈度等確定。

      第2. 1. 11 條

      第2. 1. 11 條

      根據抗震概念設計原則,一般不需計算而對結構和非結構各部分必須采取的各種細部 要求。 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 1.“不需計算”指一般不需按《抗震規范》第5章所規定的計算,不包括按《抗震規 范》規定所進行的構造設計計算?拐饦嬙齑胧┯脕泶_保結構的整體性、加強局部薄弱環 節并保證抗震計算結果的有效性。 2.在《抗震規范》中有一般規定、計算要點、抗震構造措施、設計要求等,其中的 抗震構造措施的內容均屬于抗震措施。而“設計要求”的規定包含有抗震措施及抗震構造 措施,應對具體規定加以區分。 3.混凝土結構抗震構造措施的主要內容:

      1)豎向構件的軸壓比u要求; 2)構件的最小截面尺寸要求(如截面最小寬度bmin、截面最小高度hnin、截面最小 享度tmin、剪跨比入及跨高比l。/h或l./h等); 3)構件的最小配筋率要求(如縱筋的最小配筋率Pmin、箍筋的最小配箍率Pmin、水 平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Pshnin、豎向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Psumin、縱筋的最大間距Simnx和織 筋的最小凈距5min等); 4)箍筋及加密區要求(如箍筋直徑damin、箍筋最大肢距S1mx、箍筋最大間距Smax、 加密區長度等); 5)抗震墻邊緣構件的配筋要求(如約束邊緣構件長度l、最小配箍特征值入,、入./2 等); 6)特一級抗震等級的配筋構造要求; 7)其他相關要求。 4.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的抗震構造措施,依據抗震等級確定。 5.其他結構的抗震構造措施,依據房屋高度、結構形式、抗震設防標準(或抗震設 防烈度)等確定,

      說明: 地震作用的特殊性決定了抗震設計與非抗震設計的不同,首先是地震作用不同于 一般荷載的作用,地震作用是與場地條件、結構剛度等復雜因素有關的綜合作用;其 次,抗震設計更強調概念設計,抗震設計尤其強調建筑設計和建筑結構設計的規則性, 強調抗震設計的宏觀控制,同時也注重細部設計的重要性基坑支護標準規范范本,并對構造設計作出詳細的 規定。 實際地震的大小是現有科學水平難以準確估計的,

      3.1建筑抗震設防分類和設防標準

      要點: 抗震設防分類是建筑抗震設計的重要內容,考慮的是我國的實際經濟狀況,體現的是 國家《防震減災法》的基本要求。 對具體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的劃分關系到地震作用的取值和抗震措施的確定,是抗震設 計的依據性指標。 各抗震設防類別建筑的抗震設防標準的調整,對結構抗震設計影響重大,涉及地震作 用、抗震措施和抗震構造措施等概念,相互關系錯綜復雜,影響因素眾多。結構設計中應 特別注意把握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和抗震設防標準中所對應烈度的關系。

      3.1.1抗震設防的所有建筑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 確定其抗震設防類別及其抗震設防標準。 二、對規范規定的理解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一2008(以下簡稱《分類標準》)的相關規 定如下: 1.確定抗震設防類別的總原則 建筑應根據其使用功能及其重要性分為特殊設防類(甲類)、重點設防類(乙類) 標準設防類(丙類)和適度設防類(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甲類建筑指使用上有 持殊設施,涉及國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囊時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等特別 重大災害后果,需要進行特殊設防的建筑;乙類建筑指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需 盡快恢復的生命線相關建筑;丙類建筑指除甲、乙、丁類以外按標準要求進行設防的 建筑,丁類建筑指使用上人員稀少且震損不致產生次生災害,允許在一定條件下適度 隆低要求的建筑。

      3.1建筑抗設防分類和設防標準

      2.各抗震設防類別建筑的抗震設防標準,應將合下列要求: 1)標準設防類(丙類),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抗震措施(注:此處指一般 情況,當屬于《抗震規范》第3.3.3條所列之情況時,應按規定調整相應的抗震設防標 準,提高抗震構造措施)和地震作用,達到在遭遇高于當地抗震設防烈度的預估罕遇地震 影響時不致倒塌或發生危及生命安全的嚴重破壞的抗震設防目標。 2)重點設防類(乙類),應按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 注:包括抗震措施及抗震構造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 取抗震措施(注:同前)。地基基礎的抗震措施,應符合有關規定(注:對地基基礎的抗 震措施,規范有專門規定,一般情況下,可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采取相應措施)。同時, 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地震作用。 對于劃為重點設防類而規模很。ㄗⅲ簩σ幠5拇笮,應根據工程經驗確定)的工業 建筑(注:本條規定適用于工業建筑,但對民用建筑中的附屬建筑,當使用功能與工業建 筑相當,尤其是使用上人員較少時,也可參考執行),當改用抗震性能較好的材料且符合 抗震設計規范對結構體系的要求時,允許按標準設防類設防。 3)特殊設防類(甲類】,應按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 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來取抗震措施(注:包括抗震措施及 抗震構造措施)。同時應按批準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的結果且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 求確定其地震作用。 4)適度設防類(類),允許比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適當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 設防烈度為6度時不應降低。一般情況下,仍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地震作用。 3.《分類標準》規定不同抗震設防類別的建筑,其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應按下列要求 調整:

      暖通標準規范范本5.不同種類建筑的規模要求

      3.1建筑抗設防分類和設防標準

      ....
    • 建筑標準
    • 相關專題:

    相關下載

    專題: 園林設計圖紙、效果圖 |園林造價 |給排水管理 |設備安裝規范 |建筑施工組織設計 |

    常用軟件



    国产99re6在线视频播放
  • <blockquote id="ce62c"><center id="ce62c"></center></blockquote>
  • <bdo id="ce62c"><center id="ce62c"></center></bdo>